種類 丹參種子
類型 種子
等級 一級良種
品種來源 基地育苗
凈度 95
商品介紹
量大優(yōu)惠提供種植技術
③菌核病
發(fā)病植株基部、芽頭及根莖等部位逐漸腐爛,變成褐色,并在發(fā)病部位及附近地面以及莖桿基部的內(nèi)部生有黑色鼠糞狀的菌核和白色菌絲體,植株枯萎。
防治方法:加強田間管理,及時疏溝排水;實行水旱輪作;發(fā)現(xiàn)病株及時拔除,并用50%氯硝胺加石灰,撒在病株莖基及周圍土面,防止蔓延,或用5%速克靈100倍液澆灌。

危害根部,5-11月發(fā)生。發(fā)病初期個別支根或須根變褐腐爛,后逐漸向主根擴展,致使全根腐爛,外皮變成黑色,后植株。
防治方法:雨季及時清溝排水;栽前用25%多菌靈200倍液浸種10分鐘;發(fā)病初期用50%的多菌靈800-1000倍液或5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蔸;嚴重時,拔除病株并用石灰消毒病穴。

種子繁殖 ,在整好的畦面上條播,播后覆蓋地膜,保溫保濕,15天左右即可出苗。苗高5-6厘米時中耕、除草、施肥 齊苗后,淺松土,中耕除草1次,施1次稀薄腐熟人畜糞水。全生育期除草4次

灌溉排水 忌積水,雨季注意排水防澇, 清溝濾水,以免受漬爛根。出苗期要經(jīng)常保持土壤濕潤,以利出苗。干旱時要及時進行溝灌或澆水,使其生長良好。
-/hbajagf/-
質(zhì)地勢:宜選擇土層深厚、疏松肥沃、地勢較高、排水良好的砂質(zhì)壤土地塊種植。平地要作排水溝;山地、嶺地宜選向陽的低山坡,坡度不宜太大,10—30度較好。土壤有機質(zhì)含量應大于8以上。PH值為6.5—7.5之間。
聯(lián)系方式